

近年來,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的雙輪驅動下,砂石行業正經歷深刻的轉型升級。高質量發展的訴求對砂石開采、生產設備的環保、節能、高效、大產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5月20日,由廣東省砂石分會、同力重工、中電建集團聯合主辦的“廣東省砂石分會2025年數智融合創新論壇”在粵舉行。本次論壇以“共建數智砂石圈 賦能產業創未來”為主題,匯聚廣東區域礦山企業、產業鏈供應商代表,共同探討砂石產業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路徑,推動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。
聚焦數智融合 共謀產業升級
廣東省砂石分會會長、廣東東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賴志光在會議致辭中強調,在行業轉型關鍵期,要踐行“走出去,引進來”的雙向戰略。一方面積極探索開拓海外市場,另一方面要提升技術認知邊界,關注智能礦山、無人運輸等數智化革新。
在壇上,同力重工總經理助理、市場部總監冀鵬作為主辦方代表,發表了題為《砂石綠色礦山工程運輸解決方案》的專題報告。從砂石綠色礦山建設要求、砂石礦山開采運輸面臨的問題、同力重工砂石綠色礦山工程解決方案三個方面,深入剖析了砂石礦山運輸領域在綠色化、智能化轉型中的挑戰與實踐路徑。
同力重工深知砂石礦山的綠色化智能化轉型,不能簡單套用“新能源+智能”的理想模板,而是要立足實際工況,找到“經濟適用”的技術性價比平衡點。這一感悟源自同力重工15年來對砂石行業的技術沉淀與產品實踐。
破解行業痛點 創新解決方案
自2009年進入砂石礦山領域以來,同力重工堅持“定制化解決方案”為核心,持續為行業輸出高價值產品與服務。從最早期,針對砂石骨料重載下坡工況特點,同力重工通過制動系統革命性升級、結構強化設計等“量訂開發”,創新引領砂石礦山工程運輸工藝裝備提升的方案。
2014年起,通過“技術適配+場景創新”雙輪驅動戰略,同力重工逐步構建起一套完整的綠色礦山工程運輸解決方案體系,通過行業領先的“三電”系統集成技術,自主研發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統,產品達到了適應-30℃至50℃的寬溫域工作能力,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路徑。
目前,在砂石行業綠色智能化轉型的重要節點,同力重工已完成了“需求洞察-技術創新-實踐驗證”的發展閉環,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引領之路。
在新能源轉型方面,針對砂石礦山特有的短途重載、連續爬坡等嚴苛工況,同力重工引領性先后推出增程式混動和純電動礦用車產品系列。這些產品不僅完美繼承了傳統礦卡的動力性能優勢,更實現了能耗降低20%以上的顯著成效,為礦山企業帶來了切實的運營效益。
在智能化升級領域,同力重工自主研發的露天礦山運輸管理系統同力云4.0 以“全域感知、智能決策、精準控制”為核心,通過離線地圖引擎、礦區生產管理模塊、防疲勞駕駛監測及維修保養模塊四大功能模塊,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管控、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、智能調度與運維決策等功能。
同力重工無人駕駛礦用車產品已合作無人駕駛公司超過20家,車輛總計1000余,歷經千萬公里無人駕駛里程的積淀,在礦山運輸智能化領域持續領跑。
構建產業生態 引領未來發展
今年,全國兩會為砂石骨料行業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,從資源保障、綠色轉型到市場擴容,釋放多重政策。《全國礦產資源規劃(2021-2025年)》將砂石納入國家資源戰略,要求2025年前建成100家以上智能化標桿企業,淘汰30%落后產能,產業集中度提升至60%。并且砂石行業被納入碳達峰行動重點領域,要求2025年底前20%礦山使用綠電,運輸環節新能源車占比超30%。
當前,砂石行業正從傳統的資源開采向現代化工業轉型,頭部礦山企業已建立起涵蓋“綠色開采-智能生產-低碳運輸”的全產業鏈新模式,加速向環保化、集約化、智能化方向發展。
面向未來,同力重工已著手布局更宏大的發展藍圖。同力重工將聯合行業協會、能源龍頭企業、智駕公司及前沿技術合作伙伴,通過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,共同構建“綠色運輸生態圈”,持續推動砂石行業在“雙碳”目標指引下的高質量發展。